导读:当房屋买卖被认定为违约行为时,意味着一方违反了合同规定的义务,即视为违约。房屋买卖合同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订立的。接下来上海房产律师将为我们一一解答相关法律问题。
房屋买卖合同中的违约责任如何认定?
买卖房屋时违反合同义务被视为违约。销售合同是对合同双方均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合同当事人根本不履行合同或者不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约是违约责任的基本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
【预期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什么情况下房屋买卖合同会被认定无效?
上海房产律师提醒您,房屋买卖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被裁定无效:
1.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意思表示订立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的;
4.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房屋买卖合同的时效期限为3年。适用于诉讼时效的一般规则。诉讼时效可以中断或中止,但最长不能超过20年。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保护权利人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时效期限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债务人知道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权利。
来源:
上海房产律师 Tags: 上海房产律师